今年的节目,依旧由文工团独立完成。
\n
毕竟集体不养闲人。
\n
而今年厂内联欢晚会的主题,包括爱国教育、集体奔小康、文化自信、科创未来。
\n
节目以小品为主,歌曲为辅,并掺杂两个纪实片、一个巫祝、一个厂外采访。
\n
‘保卫黄河’大合唱结束后,上演小品‘技工’。
\n
内容讲述了三系企业技术突破,不是依靠哪个科学家,更不是依靠哪些科学家。
\n
依靠的‘群体效应’。
\n
或者说,先进技术是一群人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瞎猫碰见死耗子,碰出来的。
\n
究其本质,是‘规模’。
\n
规模越大,碰出结果的概率越高。
\n
所以厂内注重‘技工’培养。
\n
或许有人会说:某某科学家天赋异禀。
\n
但这完全是一种因果倒置。
\n
不是他天赋异禀做出了东西,反而是他做出了东西,被认为天赋异禀。
\n
所以其它技工,包括技术员、研究员,一点也不笨,同样拥有天赋,同样拥有能力,只是运气稍差,暂时没有做出令人瞩目的东西。
\n
该小品结束后,三系论坛褒贬不一,在厂内引发热论。
\n
随后的节目是小品‘学英语’。
\n
四年前,厂内教育放弃英格蕾丝,余三元在记者采访中,更是表明普通人学英语没什么卵用。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