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唐代贞观年间就定下规矩,每丁每年缴纳“租”栗二石,“调”随乡土所产,每年缴纳绢(或绫、拖)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n
眼下这标准,明显多于定数的十分之一以上,但每一乡都缴纳得十分齐整,未有拖欠。
\n
方重勇前世都有那么多老赖偷税漏税的,这里怎么可能没有!按时交齐不说,还比定额多收,当人家是傻子呢!
\n
“这你就不懂了吧。夔州多少人多少户,朝堂诸公清楚么?知道多了人还是少了人么?有谁去查验户口,多久查一次知道么?”
\n
郑叔清摸着长须,得意洋洋的询问道。
\n
方重勇无语,他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套路!
\n
“告诉你吧,朝廷根本不知道,也不指望知道,更不可能每年都派人来核实。朝廷的人,只会问一下,今年的赋税收上来没有,跟去年比如何。
\n
如果比去年多,那么考评自然不会差,谁会去在意,这些账册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n
现在我以蜀地边镇不稳需要军需为由,在账面多收了一成,将来有天灾人祸,还有下降的空间,你懂个屁。
\n
告诉你,本官实际收税只收了九成,将来还可以往上提!”
\n
郑叔清得意洋洋的炫耀道。
\n
他不算是个老硬币,但绝对是个老官僚,对朝廷里的套路很熟悉。郑叔清实际少收,账面多收,这一来一去就有两成的浮动,足够他应付各种突发情况了。
\n
至于为什么可以如此,那是因为整个账册就是个黑盒,朝廷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n
“所以……这些全都是假的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