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给予高薪。
\n
然后,将汴梁城皇宫的一处闲置之所,开辟为专门负责纺织的织造工坊,以服徭役的方式,发动汴州及周边地区,并且有兴趣参与项目的百姓,到这里参与纺纱织布,学习纺织技巧,研究纺织技术。
\n
包吃包住,但没有工钱,想走随时可以走。
\n
后来,这里改名为“中央织造局”,并闻名海内。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徒,都成为了民间纺织作坊的抢手货,甚至有很多人因此发家致富。
\n
第四道圣旨,则是调整了原本大唐“道”这个行政区的区划,废除“道”,然后将全国分成几个“巡抚区”。并在每个区的治所以外,又设立了“直辖县”,不受巡抚区治所管辖,直接向中枢。
\n
巡抚有单独的巡抚衙门,在各巡抚区内轮换,负责处理该区域的重大政务。而巡抚区内的税收与物资统筹,则由布政司负责,乃是该巡抚区在治所的常设机构。
\n
而节度使这个官职被废除,不再出现一个衙门管理军政事务的情况,军务方面,则由防御使替代。
\n
简单来说,就是调整“州”以上的地方官府构架,防止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n
还有一些诸如:修订新律法,尤其是废除蓄奴制度,改为主仆契约;成立农业协会指导自耕农耕作;成立国家统计局收集全国各类统计数据;成立宗族协调管理局,来管理地方大宗族相关的事务,比如说干旱时节上下游争夺水源的情况。
\n
这一系列举措,都足以说明新朝大明,是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政权,并不想苟且混日子。
\n
然而,无论方重勇多么努力,篡位的那些反噬,都是无法避免的。
\n
得知方清篡位的消息,本已经归于大唐旗下的朔方军举旗反叛,在灵州重建大唐,推举基哥幼子为帝,与方清建立的“大明”相抗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