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辞。
\n
所以只要汴州朝廷天子是李家人,那他这个节度使,干自己分内的事情就责无旁贷!断然没有割据自立的道理,更不会投靠吐蕃这样的外邦!
\n
言外之意是:如果汴州朝廷的天子开始姓方了,那么他还会不会称臣,可就两说了。
\n
这是信中表达出来,却没有直接写出来的意思。
\n
换言之,将来就算方重勇改朝换代了,如果麾下禁军足够强,足够踏平西川,那么严武也可以身段柔软的继续称臣。
\n
反正他这封信里面又没说要带兵杀回汴州!
\n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果然是渣男做派!
\n
方重勇有些同情的看了杜甫一眼,这位只会写诗的老实人,即便是天龙人之家出身,却连个小妾都没有。
\n
看看人家严武是怎么搞牛头人的,这就是格局的差距啊!
\n
“严武所说之事,朝廷皆可应允,不过他要留个子嗣在汴州定居,这也是应有之意,并非方某在刁难严武。
\n
现在各地藩镇节帅,其家小皆在汴州,没有例外。
\n
如河内的刘龙仙等后来从叛军归降者,亦是如此。
\n
这件事,严武有没有问题?杜兄能不能做主?”
\n
方重勇面色肃然问道。
\n
外放封疆大吏,留子嗣在京作为质子,这并非是大唐才有的规矩,事实上类似的规矩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是常态了,屡屡见于史书记载,不足为奇。
\n
杜甫在出发前,也是跟严武商议过此事,自然是一点阻碍都没有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