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所以,这一战的战争规模,可能比他们预想的要大。但战争的节奏,却未必是快如闪电,很可能就是长期对垒之后,寻找机会破敌。
\n
不得不说,吐蕃人也很擅长打这种一板一眼的“慢仗”。打仗嘛,时间一长,虚弱的一方就很可能吃不消。
\n
如果事先不做好准备,很可能到时候就会因为粮草不济而输了。
\n
和吐蕃人打过很多交道的方重勇深知,吐蕃贵族从不把人命当回事,真要打起来,指望对方一溃千里是不现实的。
\n
“即便是凶险也要打,否则将来会一天都安稳不下来。吐蕃人若是年年秋天寇边,在凤翔府晃悠,谁也忍不下去啊。
\n
与其那时候手忙脚乱,还不如现在早点打,长痛不如短痛。”
\n
方重勇摆摆手,示意自己决心坚定,不会因为暂时面临的困难而不动手。
\n
“官家所言极是,此战若胜,携大胜吐蕃之威,可定天下。”
\n
李筌对方重勇叉手行礼道。
\n
其实他说的,基本上是他们这群幕僚的共识了。只要能收复河西,打赢吐蕃人,那么汴州朝廷便可以顺利接管其他地方,如关中、河东等。
\n
这是关系到人心向背的一战,其战略意义绝对不能低估了。
\n
打赢了吐蕃人,汴州朝廷就是彻头彻尾的中央政权,可以名正言顺摆平目前还处于割据状态的一些地方。
\n
“这几天你辛苦点,统计一下所需要的军队,辎重,维持粮道的费,包括重修含嘉仓,以及支援关中所需的物资数量。
\n
至于怎么凑齐这些东西,刘晏会想办法的。”
\n
方重勇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