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能勉强维持“母爱”的存在,只是父爱一直是缺失的。
\n
除了富有这一点,芭芭拉·赫顿的成长史和梦露非常相似,或者可以说更悲惨。
\n
她的父亲爱德华·赫顿一生只喜好三件事儿:美人、美酒、赚钱。他完全冷落了娇妻和女儿,将所有业余生活都在了女伴身上。
\n
而她的母亲埃德娜则是一个水做的女子,埃德娜自怨自艾,对丈夫的背叛痛苦万分,沉浸于悲痛中,对女儿没有多少舐犊之情。芭芭拉·赫顿四岁那年,更是一死了之,根本不考虑女儿没了妈妈能否健康成长。
\n
妻子死了似乎对爱德华·赫顿的生活没有造成任何影响,他继续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完全忘记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女儿需要照顾。
\n
等他想起自己还有个女儿,干脆大手一挥,将四岁的芭芭拉送去与亲戚同住。
\n
之后的岁月里,芭芭拉·赫顿在不同亲戚家、私立寄宿学校之间流转,她的亲人们对她表达爱意的唯一途径就是给钱。
\n
芭芭拉·赫顿是个除了不缺钱,什么都缺的女孩,缺少母爱,也缺少父爱。等到成年,她一梳理自己拥有的东西,好像只有钱,她需要什么大概也只能用钱去换。
\n
童年缺失什么,等到成年越想追求什么,芭芭拉·赫顿一个缺爱的女孩,成年后渴望被爱,渴望拥有一个甜蜜的家。
\n
又因为童年缺爱,导致在“爱”方面,她不够自信,甚至是自卑,认为自己哪里不好,因而没资格得到爱,这导致她在求爱方面出现了讨好型人格。
\n
直白点说,芭芭拉·赫顿是一个很容易上手的女人,正因如此,她才有了被欺骗的第一段婚姻,以及酿成她人生悲剧的第二段婚姻,被丈夫当母狗一样对待。
\n
第三次以及马上要结束的第四次,不能走下去,估摸她的责任要比男方大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