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在画室里欣赏完周月玉的成品或半成品画作,冼耀文来到隔壁的陈列室,只见三面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装裱好的油画,一面墙壁前摆着独立的展示雕塑的架子。
\n
走近一幅画,可以看见画框下面的边饰中间有一块凹陷,外面镶嵌玻璃,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邻居毕加索赠,26.2.1951”。
\n
换一幅看,同样有纸条,写着“前辈常玉赠,23.2.1951”。
\n
一幅幅看过去,大约三十多幅的赠画,用以后的话来说,赠送人都是知名画家。赠画之外,还有七十多幅是买的,有的标注买于哪个画廊,有的标注买于哪个画家。
\n
墙上的画之外,陈列室的东南角地面摆着不少画筒,随便打开一个,可以看见盖底贴着字条,注明画的出处。
\n
多开几个,便可以分析出画筒里的画一部分没来得及装裱上墙,另一部份大概没资格上墙,装裱好后会放到杂物间保存。
\n
还别说,周月玉不仅习画的进度快,收藏的意识也挺强,陈列室里的画虽说大多是人情之作,将来的升值空间比不上呕心沥血的大作,但只要“周月玉”三个字的含金量在未来处于一个较高的高度,从她手里流出的画作,反而自带升值buff。
\n
周月玉是个人精,很懂得利用圈子的力量,与知名画家为伍,自己也是知名画家,凭借人脉,只要她的画不至于不堪入目,沉淀两三年,靠卖画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n
即使是烂泥扶不上墙,也不会混得太差,圈子在这里,爱国者便秘不能叫便秘,那是忧国忧民沉积肠梗阻,大师画一条不怎么直的直线,也不能叫直线,那是境界,由繁入简的返璞归真。
\n
地位和名气够了,自有一帮不要脸的捧臭脚挖空心思从多维度解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