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融进去,其他地方的人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语言、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沟通起来比较难。”
\n
冼耀文顿了顿,接着说道:“台湾的生活成本不低,如果到了那边还是维持以前的奢侈生活,坐吃山空,老本很快就会见底……”
\n
费宝树接腔道:“我懂了,快两年了,很多人老本吃得差不多,到了卖家当的当口,这时候到台湾收古董,能低价收到好货。”
\n
“对。”冼耀文颔了颔首,“收来的好东西放起来,留待将来再处理,不是太好的拿回香港出手,赚点差价当作持续收货的本金。
\n
这个时候,正好印证‘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学富五车的先生,很难填饱肚子,请你姐姐出面不难请几个精通古玩的先生。
\n
请到人,租间房子当办公室,再装一部电话,招一个门路广、活络的人当经理,出去递递名片,多认识一些人,有需求的客户自然会打电话来,双方私底下悄无声息完成交易,客户还能继续端着架子不倒。”
\n
费宝树笑着说道:“这个行当上海孤岛期间有人在做,老爷你是怎么知道的?”
\n
冼耀文淡笑道:“你见识过那就再好不过,乘人之危的生意路子并不新鲜,自古就有人趁着天灾人祸发大财。你要是有心做这个生意,我给你出启动资金,你顺便帮我一个忙。”
\n
“什么忙?”
\n
“前些年上海的证券公司卖了不少美国的股票,这件事你知道吗?”
\n
费宝树点点头,“知道的,我有两张卡特彼勒的股票,面值25美金。”
\n
冼耀文想了下,问道:“1925年的?”
\n
“对啊。”
\n
“那你运气不错,卡特彼勒从1933年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