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也就是农业局试验田的数据是一茬玉米就能收九百五十斤,如果种在中坪的地上,如果再算上小麦,意味着中坪大队的单亩粮食总产量有很大机会突破一千五百斤。
\n
中坪之前成为浭阳的模范丰收大队不是没有原因,玉米播亩单产七百多斤,小麦播亩单产四百多斤,年亩产量一千二百多斤,这就足够让中坪成为浭阳县其他地方农民人人羡慕的风水宝地,能让韩老狗在表彰大会上当众对农机干部发难。
\n
这要是突破一千五百斤亩产,中坪人出门不得拴根绳?不然走着走着路都得飞上天跟太阳肩并肩。
\n
对比的话,三十里外的另一个生产大队,差不多的地形地貌,可是亩产玉米也就六百斤出头,小麦只有二百五十多斤,年亩产量勉强达到九百斤。
\n
看到杨利民盯自己的眼神,谢虎山不用他发问就直接说道:
\n
“别想了,我知道你说中坪不干,可以让别的大队干,不是我自私,人家县农业局也不同意,土壤成分不行,整个浭阳,就中坪这块土最肥,把种子给其他大队,大队不怕,县农业局还怕耽误人家生产呢,要是中坪不干,人家就准备送去邻县一个土壤合适的大队进行小范围试种植。”
\n
“风险呢?”杨利民问道。
\n
谢虎山说道:“但是风险确实有,第一,中坪小范围种植和试验田不同,虫害可能发现不及时,毕竟人家那几十亩地,技术员顾得过来,这要是五千亩,就得需要大队安排劳动力配合技术员及时观察,第二,人家说了,农业局试验田里的玉米,那是化肥充足的结果,不保证各大队种下去也能有这种产量,也就是中坪必须有钱采购化肥才行,第三,如果减产欠产,大队不能怪人家县农业局。”
\n
“咱们大队粮仓存的粮食,够吃的,哪怕一年不打粮食也扛得住,我为什么弄这件事,因为如果是咱们第一批种,收的粮食可以不用来吃,而是用来卖种子,比普通粮食价格高的多。”
\n
(本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