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杨利民是真不知道这玩意值多少钱,国内卖这种相机的地方,他一个公社青年干部都找不着门,只是单纯从包装上看,他感觉这套相机就不可能是便宜货,这玩意给他属于糟践东西。
\n
他一个基层干部,最多就是工作之余在公社大院或者田间地头给农民群众们照个相,不值当用这么贵重的相机,真要是不小心镜头磕一下碰一下,都没处买配件去。
\n
听到谢虎山说担心有人给他行贿,杨利民笑了起来:“我一个芝麻大的公社团委书记,给我送礼的别说送相机,连送胶卷的都没有。”
\n
“明年就该有了,所以这缺口我就先堵上,贵有贵的好处,我大哥说了,一听要买这玩意儿,那售货员接待起来跟买普通相机的态度完全不一样,赶上查户口了,把他的身份地址什么的都给登记了,说是贵宾资料寄回公司总部,以后只要是公司有什么最新专业相机上市,都会先联系他,给他邮寄资料,可以优先订购。”谢虎山在旁边对杨利民说道:
\n
“我大哥还说,以后再有新的照相机上市,他就借高利贷买下寄过来,所以就让那些想要对你投其所好的人绝了心思吧,以后你不缺相机,老舅这是为了保护你煞费苦心。”
\n
杨利民装好胶卷,调好镜头,然后示意张文正和供销社的几个人站到墙边,调整着角度“咔嚓”一声按下了快门。
\n
老张他们背后的墙壁上,之前那些语录中摘抄的口号已经被刷白遮盖,换上了“争分夺秒,大干快上”“实现现代化,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从现在做起,向四化进军”等更为开放的宣传口号。
\n
虽然改革开放还没让农村人从物质上感觉到太大的变化,但大家都能清楚的感觉到,风气变了。
\n
社会风气更为宽松,很多精神文化方面先开放起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公社放映员下乡放映的电影和尧山地区广播电台播的广播剧。
\n
原来农村的大伙农闲看电影,放映员播放的也就翻来覆去那几部军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