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京城的佛寺道观可没少遭罪。
\n
民国时期,莫名刮起了一阵“庙产兴学”风,谁让京城的佛寺多呢,场地大、还尽是好位置,便被一些大佬或买或占,美其名曰拿去办学校,有没有办也不知道,反正寺观一下子少了不少。
\n
其实这个也跟当时寺院生存艰难有关,以前有香火供奉、朝廷拨款,那些寺院不仅生活不错,还能置办下不少寺产。可后来朝廷没了,加上城头变幻大王旗、社会动荡,连香火都少了很多,他们只能变卖寺产维持生计,才有了那么一出。
\n
共和国建立后,将寺庙道观划分为几类,只有在宗教事务局登记注册的,才是合法真实寺院,剩下的部分,一类是作为博物馆或文化研究机构,一类是作为景点,成为公园的一部分,比如北海公园的永安寺就是。
\n
后面两类其实已经不属于佛门,而是归有关单位进行管理。
\n
再过了几年,大风一起云飞扬,吹倒瓦片无数。
\n
再越是往后,有真和尚修行的寺庙就越少。到了2015年的时候,宗教局网站显示,京城地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在册的佛教寺院,包括广济寺、潭柘寺等,一共只有17个,不到全市寺院的五分之一,还大多数都在郊区。
\n
留在四九城以内的,大约就是佛协所在的广济寺,和道协所在的白云观。
\n
但是不管是真是假,几乎所有的寺观里面,都会有个功德箱,好多信众会往里投点钱,以为自己在积累功德。
\n
其实只有在真正的寺院,这钱才是和尚、道士们拿了的,其他的都成了景区利润的一部分,大头老板拿走,小部分给“演员们”发了奖金。
\n
虽然老大爷不知道以后会成了那个样子,但也知道寺观有真有假,尤其东边内务府那一块儿,只有一座“大高玄殿”,可也早就没了道士,所以才会提出质疑,可别又是公园开辟的新景点,尽忽悠人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