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由此可见,肺结核在解放初期的发病率在3%以上,就算按3%来计算,全国6亿人口,这个总人数起码有2000万左右。
\n
光是首都地区肺结核病人就可能超过10万。
\n
肺痨肺痨,十痨九死,这个顺口溜全国人民都知道,谁得了肺痨病,就是在等死了。
\n
人家鲁树人先生这种大教授,大文豪,有钱人不照样因为肺结核一命呜呼。
\n
所以当报纸上说首都传染病医院已经攻克肺结核疾病,治愈率达到90%以上时,全国各地有条件的肺结核病人都蠢蠢欲动了。
\n
哪怕这时候的首都远在天边,可能一路要披星戴月,可是跟“生死”比起来,这又算得上了什么呢?
\n
看着医院门口被挤得水泄不通的大马路,毕兴龙有些发愁了:“林院长,这么多病人我们怎么看得完呀,要不以后早上6点开门,一直到晚上6点结束?或者两班倒,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这样。”
\n
这是绝大多数医院的做法,就是不管有多少病人,当天病人当天消,哪怕你医生不吃饭不休息,也得看完所有病人才能走。
\n
这个逻辑有没有问题?
\n
或者说从病人的角度来讲没问题。
\n
但是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来讲,问题就大了,因为这是要累死人的节奏啊。
\n
几十年后有个统计,就全国各个行业来计算,医生绝对是猝死比例最高的,也是平均寿命最短的。
\n
那是真的当牛马在使用啊,不仅仅是上班累,下班还有各种继续教育学习,比如规定你一年一定要多少学分,拿3分学分需要9个学时,拿5分需要15个学时,而总分要25分才达标。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