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以西的强秦为了进取河东,在蒲州一带修建蒲津桥。
\n
自此以后,历朝历代又不断翻修扩大蒲津桥的规模,使蒲津桥的历史经久不衰。
\n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用来比喻世道变迁、盛衰无常。但这句话就来源于蒲津桥所在的黄河两岸。
\n
到了隋唐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终于使古老的蒲津竹索浮桥不堪重负。
\n
开元盛世,长安许多从陆路运输的物资,都要经过蒲津桥。
\n
是以,蒲津大桥诞生,又被称为“蒲津铁桥”。
\n
蒲津铁桥的建造,在开元年间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由李隆基亲自过问。
\n
开元时期的冶铁业发达,两岸数万百姓奉命炼铁铸造,由众多工匠设置桥体。
\n
历经苦战又铸成铁牛。铁牛分别伏卧于黄河两岸,将铁索拴系于其身,连接舟船。
\n
这是历史上第一座固定铁索浮桥。
\n
和普通桥梁不同,想烧毁蒲津铁桥非常困难。
\n
这座铁桥的意义可想而知,在哥舒翰的掩护下,唐军铁骑可以轻易经过蒲津铁桥,威慑潼关。
\n
哪怕叛军在河东有一部分兵马,和唐军的铁骑数量相比,差太远了。
\n
三日后,安西、北庭的铁骑照常出发。
\n
但目标路线变了,除了华阴只留下三万骑,其余直扑蒲津桥。
\n
李瑄令兵部尚书封常清亲自出征,调度诸军,令侍郎岑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行军司马。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