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为天子所使,天子之耳目,对天子来说是好事。然安禄山身为节度使在范阳叛乱出兵,朝廷无一丝办法,秦王心里应该明白。”
\n
这个问题非常敏感,因为李瑄就是最大的节度使。
\n
但安禄山的叛乱,证明使职差遣的可怕弊端。
\n
不单单是节度使,连采访使、转运使、盐铁使等,都会经常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n
“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虞、水不管山川,金、仓不司钱谷,官曹虚设,俸禄枉请。使职差遣已破坏朝廷的行政机构,致使十羊九牧。本王设尚书令的目的,裴员外应该明白,本王治吏,要减裁官职,去除使职。减少财政负担,让真正的贤才能治理地方。”
\n
李瑄点了点头,向裴遵庆说道。
\n
唐宋的使职差遣,是华夏历史上不可绕过的一笔,人们褒贬不一。
\n
李瑄还六部权力,废除中书门下五房,已开始打压差遣官。
\n
使职差遣制度的优势明显,它最初只是皇帝的一项权宜之计,为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同时也为了保密性而不愿意从正式的官僚体系中操办秘密的事情。
\n
本司之官不治本司之事,要差遣他官来判决;本司之官要治本司之事,须有特别诏令予以交待。
\n
这让本职官吏非常无奈,也使朝廷用俸禄白白养了许多尸位素餐的官吏。
\n
在李隆基之前的使职差遣主要负责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例如皇帝特别任命官员前往地方监察、前往重臣家中贺喜、吊唁等。
\n
李隆基之后,使职差遣制度开始普遍化,这也是使职差遣制度在大唐的最重要变化。
\n
特别是叛乱以后,地方官吏想法多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