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杨国忠甚至觉得来自李瑄的威胁会更大。
\n
陇右已经被李瑄掌控,李光弼和郭子仪的援军,一定无法回援。
\n
新兵更来不及招募训练。
\n
李隆基被高力士和杨国忠扶着到榻上片刻后,终于能再次开口:“骊山烽火台未有烟火升起,潼关可能已经失去。西有李贼,东有安贼,天亡我也!”
\n
御宇近五十年,到头来会被这种突袭打断。
\n
纵然大唐江淮、山南、岭南、剑南难还有众多郡县,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n
他一世英名,穷途末路了吗?
\n
先不说李瑄在哪里,潼关被攻破,三百多里,叛军骑兵两天内就有可能到达。
\n
“圣人,大唐还未到绝路,挫折只是一时的,等天下义兵勤王,就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n
“正所谓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李贼和安贼不得人心,他们不会有好下场。”
\n
杨国忠相比李隆基,言语稍显平静。
\n
他求见李隆基之前,就有自己的计划。
\n
“国忠有什么想说的。”
\n
李隆基急问。
\n
“圣人可以离开长安入蜀,在蜀地主持大局。”
\n
杨国忠向李隆基回答道。
\n
他已经忘记前两天他才在朝堂上言“天子不能御驾亲征”。
\n
或许逃跑只是为保存实力,和之前的话并不矛盾。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