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舒展,令人眼前一亮。
\n
众僚属第一眼看上去是秀美洒脱,但每一笔每一划都经过精心构思,一丝不苟。
\n
这种极具个性的书法,颜真卿、王昌龄等人第一次看到。
\n
李瑄写出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瘦金体。
\n
他前世的大学是古文历史,自然多次见过瘦金体。
\n
由于不知道瘦金体的具体笔画,李瑄从十年前开始,就开始试着构思属于自己的瘦金体笔画。
\n
勤学苦练,又有颜真卿这种的书法大师指点,李瑄的书法早已出类拔萃,他尤精楷书。
\n
当瘦金体的常用字逐渐被李瑄构思完成后,才有今日书法中的瘦劲神韵。
\n
一时震惊众人。
\n
瘦金体在后世评价两极分化,因为不符合宋代以后的一部分文人审美。而且非常难模仿。
\n
但盛唐是飞扬的时代,审美独特,由李瑄写出的瘦金体,让颜真卿、岑参等人惊叹不已。
\n
当然,在这个时候,李瑄可不是为了秀他的书法。
\n
众人沉浸书法以后,忽然看到书法的内容。
\n
为天地立心。
\n
为生民立命。
\n
为往圣继绝学。
\n
为万世开太平。
\n
这四句话,比瘦金体还要惊艳。
\n
从哲人追求,到关心百姓,再到文学传承。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