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
再过半月,就是纪鸿羽的寿辰了。
......
长临帝寿辰,前朝后宫自然都会在寿礼上下功夫。
沈丞相府也接连去了两封信送到沈文瑶手上。至于信上写了什么除了她没人知道,倒是纪烨晁见沈文瑶时常心神不安,便常去崇明宫探望。
廷尉府和户部尚书这些重臣自然也看重此次父皇寿辰,他决不能落人之后。
二皇子纪烨宁能言善道,会哄得太后欢心,华贵妃也不可小觑,母后总是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说起来不过是怕他连累沈氏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时日他就在宫中雕刻寿桃骨瓷,又派人严加看守,只是骨瓷雕琢本就不易,再加上沈子濯老是在他面前说些有的没的,实在惹人心烦。
但好在廷尉府的安二小姐倒是会为母后出主意,父皇近日来崇明宫的次数也不少,他趁机在父皇面前多露面,又如何比不过纪晏霄那卑贱之人。
母后总说纪晏霄不可小觑,依他看来不过就是趋炎附势之人。
说来说去还不是靠的女人,若不是那姜月在安乐殿打点,他岂能升迁得这么快。
“儿臣给母后请安。”才想到这一步崇明宫就到了,纪烨晁敛下心思躬身行礼。
崇明宫内,沈文瑶看上去方用过早膳,这会儿瞧见他来,才放下手上的银耳粥。雪仪笑道:“奴婢才和娘娘说太子殿下过会儿就来,说到就到了,今日娘娘还多用了一碗粥。”
“母后瞧着心情好些了?”
进了殿,纪烨晁面上挂着笑:“若能让母后多进些食,儿臣就是日日求神拜佛都使得。另外那姜月儿臣已经有了打算。”
沈文瑶擦了擦嘴:“姜月可是安乐殿那女官?”
宫中这个姓氏的宫婢确实不多。
“是,儿臣查过她当初入宫后是在华阳宫当差,后被纪晏霄要到了安乐殿,这才走到如今的位置。”
说到这里他觉得有些奇怪。
因为长安候府一事,姜姓多少有些忌讳,纪晏霄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且当初舒妃是从高台祭祀坠下,旁人对华阳宫的人都避之不及。
这么一想,他又想起底下人来回禀的更多事情,华阳宫之事蹊跷,听闻姜月当初还被带进了暗刑司结果却平安无恙出来了,后被纪烨宁保下教导算学,听闻安嫔也去争过这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