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赛的海选还在继续,报的人很多,周一到周五大家都要上课,便统一都安排在周末的体育场。
体育场里面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案、台球案和一些健身器材。
表面看上去是学院的,实则早已私人承包,无论平时上体育课还是课后进去都要刷“点卡”的。
“点卡”是真的点卡,一张覆膜的卡片上,有“1到10”十个带圈的数字,每进去一次,就用类似老式火车验票那种钳子似的工具“咬”一下,于是便在上面数字部分留下一个洞,这就代表去过一次了。
学院每学期发一张卡,免费十次,可是体育课一学期都要至少16节以上,不够了怎么办,那就再去买。
买的话,还是10次,但是要100元。相当于一次要10元,也相当于每名学生至少要再买一次。
一学期20次,对于一般人是够了,然对于热爱运动的,特别是篮球之类是不够的。
我们这次也没经验,第一次海选为了省钱就放在室外,结果被风吹得影响很多人发挥。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公平。
反馈的人太多,没办法,就只能将第一天的成绩作废,本意想着第二天天气会好一些。
谁知第二天,也就是周日,天气是好了,好的太厉害了,烈日当空,大家出来晒都不情愿。还要在这种情况下剧烈运动,大家更是意见连连。
海选的事情,羽毛球社负责,出现了意外情况,又找到了锁子。
锁子也没主意,简单的一句,“要不等晚上太阳下山了再打”,搞得羽毛球社社长差点要骂街了。
锁子找大嘴,我和大嘴都在寝室,大嘴说:“那就去体育场打就好”。
“去体育场,疯了吗?场地费让选手花还是咱们花,哪有那么多钱。”锁子一脸惊讶。
是啊,谁都知道体育场好,可是钱怎么办,谁出呢,他俩一起沉默。
“咱们保证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是引进了那个人之后,就能解决了。”我打破尴尬的局面,悠悠的对他俩说。
“谁啊,谁这么大本事啊?”锁子问到。
“刘锦,刘导啊,你还不知道他的能力?”
“拉倒吧,他有啥能力,要真有能力这些年早就副教授了,还用得着又从导员做起?”大嘴一脸不屑。
“那你就不知道了吧,听我的,你去找锦子,绝对的。”
锁子一脸不信,犹豫了又犹豫,估计也是刘导顾及昨天刚刚表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