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直到掌灯时分。
\n
崇祯似乎这时才感到又冷又饿。
\n
于是把王承恩一通厉声训斥,斥责他伺候不周。
\n
王承恩唯唯诺诺,连忙安排太监搬来暖炉,让人去御膳房准备晚膳。
\n
很快,就有太监搬来三个煤炉子,清冷的文华殿里,终于有了几许暖意。
\n
“咦,这炉子,有些名堂!”
\n
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心细如发,立即发现了端倪。
\n
他仔细打量了炉子一会儿,忍不住一声惊呼。
\n
众人这才注意到三个炉子。
\n
崇祯朝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n
王承恩会意,上前向众人一番介绍。
\n
“这煤炉既能取暖,又能做饭。”
\n
“煤炉中烧的不是寻常的煤块,而是蜂窝煤。”
\n
“不仅炉火旺盛,耐烧力强,还能燃烧通透,因此煤烟少,不会煤气中毒,并且干净卫生。”
\n
众臣一阵啧啧称奇。
\n
“陛下,这小小煤炉,却是关系到社稷民生。若是将这煤炉推广,必定可以造福百姓。”
\n
徐光启目光闪烁,显得十分兴奋。
\n
有资格到这里的大臣,都是大明最顶尖的人物,都是老油条了,他们瞬时就明白了崇祯的用意。
\n
让大臣们受冻,原来是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