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十分充裕,不太可能立即分出大队兵马北上争夺永平府的长城关口。”僧王爷颇为自信的回答,又说道:“我们还有时间,还可以等摸清楚了永平府的具体敌情再出兵。”
\n
“可是僧王爷,如果吴逆贼军真的这么做了怎么办?”绵森很有些不自量力的和僧王爷争论军事,说道:“不能从喜峰口、龙井关和青山口这些地方进兵,你的援军就得绕到山海关那一带的关口才能进兵关内了,万一吴贼乘机大举进兵永平,你的援军可能就来不及了。”
\n
绵森的担心虽有些杞人忧天,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所以僧王爷也多少有些动摇,绵森则又催促道:“僧王爷,要不这样,你先去喜峰口预防万一,我这边收到载制台的消息,马上用快马给你送信,这总行了吧?”
\n
职责所在,犹豫了片刻后,僧王爷还是勉强点了点头,同意了绵森这个建议,当下僧王爷马上调兵遣将,安排了一支三千余人的察哈尔骑兵随同自己南下赶往喜峰口,准备先抢占住出兵华北平原的有利地形,然后再决定如何增援永平。余下的察哈尔骑兵则继续留驻热河,并按照慈安、慈禧的要求和满清朝廷的规矩,暂时划归绵森节制指挥。
\n
就这样,为了自己所效忠的满清朝廷,在敌情极度不明的情况下,僧王爷回到热河的第二天就带着察哈尔骑兵南下出发了,结果也还好,正如僧王爷所料,急于拿下永平府建立前进基地的吴军果然没来得及分兵争夺长城关口,僧王爷所部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赶到了喜峰口,把军队驻扎在有利于骑兵作战的喜峰口南部,然后也算是沙场老将的僧王爷马上派人探察周边动静,了解吴军最新动向。
\n
探察到的初步结果让僧王爷十分为难,吴军的战术重心和运粮道路是在远离长城的永平府南部,遵化一带的吴军驻兵虽然不多,可紧紧守住了几处紧要隘口,严重限制了僧王爷的骑兵机动,僧王爷手里的军队要想对吴军形成威胁为正面战场分担压力,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把军队拉到远离长城的永平府游击作战,在并不十分开阔地形上打吴军粮道的主意;二则是把军队拉到迁安去,以迁安为自足点,威胁正在围攻永平府城卢龙城的吴军主力背后,冒着被吴军后续军队包围的危险作战。两个选择都没有足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