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让本土的三四亿民众吃饱饭。
\n
但是,大唐帝国的要求不仅仅是让民众吃饱饭啊,他们还想要让民众们吃得好。
\n
把粮食指数降低下来。
\n
百分之六十的粮食指数和百分之四十的粮食指数,中间差的可不是百分之二十的粮食产量,而是好几倍的粮食产量呢。
\n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大唐帝国始终坚持搞杂交水稻,化肥的缘故。
\n
如今花费初步有了眉目,而杂交水稻的话,虽然没有太大的进展,但是好歹也算是小有成果。
\n
交州水稻培育所给上级递交了一份报告,称他们已经是初步培育出来了一款适合南部地区种植的水稻,该水稻生长时间短,产量大。
\n
当然也不是没有缺陷,这个缺陷就是对气候要求比较高,对农田的肥沃程度要求也比较高。
\n
但是,如果有化肥作为补充的话,两广云南的部分地区以及大部分南洋半岛地区都适合种植,并且保持高产量。
\n
虽然这种杂交水稻依旧局限性非常大,但是对于大唐帝国的水稻培育工作而言依旧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n
再者,如今整个南洋地区都是帝国的,同时南洋地区又是大唐帝国重点开发的粮仓地区。
\n
这种交州水稻刚刚好!
\n
得知了消息后,哪怕是圣天子李轩都是亲自关注此事。
\n
“如果在南洋地区推广种植这种水稻的话,一年下来单亩产量比现在的怕是要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哪怕是增加了化肥的成本,但是算下来的话,最后种植出来的粮食成本还是要比现在的粮食成本要低的多!”
\n
“这是好事,大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