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人的院士们,一边快速研究解决方案。
\n
目前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觉得拖延不得,必须就地进行拆解,哪怕没法整个挽救,能拆下点零件也可能获得技术上的跃迁。
\n
而另一种观点则是在不了解具体布局的情况下,拆解的不可控性太大,如果真的引发核爆,恐怕很难在当今这个卫星环境下隐瞒,所以必须先转移到人烟稀少的区域再进行拆解。
\n
两方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风险,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最后得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名字不太好听,叫做“五马分尸”。
\n
简单来说,就是出动大载重无人机,通过空运的方式带离现场,转移时在关节部位安装爆破设备,如果转移过程中出现机体过热、发烟等状况,则直接爆破,尽可能多的保留可用部件,而吊着动力炉部件的无人机则全速向上拔升,尽可能让爆炸中心远离地表。
\n
这也就是钯反应炉采取的是氢聚变才能这么搞,换了裂变炉,上层怕是宁可原地炸了也不会把它往天上拉!
\n
还处于保密阶段,搭载了抗emp涂层的无人机飞向这台瘫倒在地的大家伙,机油混着血水从驾驶舱的破口中流淌而出,但没有人去在意这样的问题。
\n
每一秒都是煎熬,每一秒都是等待,哪怕是非专业人士,也知道这样一台来自幻想世界的科技造物究竟能给现实带来多大的技术革新。
\n
只是比起科研部门,另一个部门此时却早已炸开了锅。
\n
正式名称还没有拟定,但暂定名为“异次元降临对策组”的办公室内,一群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坐一桌的人围着巨大的长桌七嘴八舌。
\n
在场的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气质硬朗的军人,有文质彬彬的文职,也有眼神里透着清澈愚蠢的在校学生。
\n
而这一群人,此时却在这样一个保密等级极高的会议室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