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31章 “三连冠”
\n
这时候准备殿试的欧阳修还想着做圣上钦点的状元郎。
\n
欧阳修不是自大,反而是他的自信,只是自信过了头,把状元袍弄丢了。
\n
殿试是同年三月十一日在崇政殿举行,由宋仁宗皇帝赵祯亲自主持。
\n
南娇虽然不知考题是什么,作为一名现代人可以查啊!
\n
殿试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赋、诗、论三种科目的考试,考题是“藏珠于渊赋”、“博爱无私诗”、“儒者可与守成论”。
\n
可惜的是欧阳修殿试的诗、论都已散逸,只有《殿试藏珠于渊赋》还保存着,全文计四百四十个字,格式规整,文意疏畅而语句变化有致,。
\n
只因为太过锋芒,本来排名第一,但欧阳修在文章中寄寓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深义,借题发表时论,抨击朝政,讽喻君王,要统治者不仅要惜物更要恤民,因此考官给了他并不是很高的名次。
\n
三月十四日,仁宗皇帝主持殿试放榜唱名仪式,知贡举呼唤殿试合格者的姓名,军头司站在殿陛下依次传呼,这也就是科举考试中所谓的“传胪”。
\n
殿试合格者录取为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第一、二、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
\n
按照“传胪”惯例,省试名列前茅的考生,在殿试唱名超过三人以后,如果没有传呼到自己,就可以站出来大声自报姓名,即使考分排队靠后,也可以升高等级,提前唱名。
\n
欧阳修在殿外正焦急地等待着,可是迟迟不见传呼自己的名字。
\n
因为欧阳修省试是第一名,因此他不得不站出来越队声明,最终皇帝钦点他为甲科十四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