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醉时能与民同乐,醒后能用当世一流的文笔把游玩的过程记录下来。
\n
守旧派的压制,并没影响“醉翁”的好心情。
\n
此时的欧阳修依旧保持轻松慵懒的态度,为政“宽简”,让自己和百姓都过得轻松。
\n
但就是在这样的执政方针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n
欧阳修喜好酒,他的诗文中亦有不少关于酒的描写。一首《渔家傲》中采莲姑娘用荷叶当杯,划船饮酒,写尽了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
\n
滁州发展顺利时,欧阳修先后又改调扬州、颍州、应天府。
\n
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
\n
可见欧阳修很爱饮酒。
\n
后来,欧阳修又做了颍州太守。
\n
在颍州,他照样寄情诗酒,自认为过得比在洛阳丝毫不差。
\n
后来要告别颍州时,他怕送别的吏民伤心过度,写诗安慰他们说:“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n
仍是不改诗人酒徒的乐天本性。
\n
欧阳修的官位越来越高,他写过的诗词也在社会上越来越流行。
\n
传说,颍州有一位歌妓会唱欧阳修所有的词。
\n
后来欧阳修出使辽国,接待官员请来当地一位歌妓助兴,嘱咐她好好款待欧阳大人。
\n
歌妓只是答应,并不多说话,大家还以为她毕竟是边远地方的歌妓,什么都不懂。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