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南娇在前一天更是千叮咛万嘱咐。当考试来临的那刻,有些叮嘱只是飘散的烟雾而已,刹那间消失在天地间而已。
\n
欧阳修脑海里存在的是深受韩愈“古文”影响的欧阳修。
\n
试卷不完全符合“时文”要求,再次落榜。
\n
科举考试的失利,在他的心头投下了一层阴影。
\n
果然如此。
\n
南娇知道自己如何改变都是浮云。
\n
天圣元年未中,天圣四年应中未取,让欧阳修对于自己的认可产生了晃动。
\n
“小修你需要出去历练。”南娇提前提起了早晚会发生的事情。
\n
在叔叔欧阳晔的帮助和母亲的支持下,欧阳修听取了南娇的意见打算外出拜师访学。
\n
天圣六年春末,欧阳修携带自己的两部诗文稿和精心写作的《上胥学士启》,从随州来到汉阳拜谒闻名天下的汉阳军知军胥偃。
\n
胥偃读了欧阳修的书信和文稿,拍案叫绝,深感这位年轻人学问深厚,技法熟练,大有培养前途,于是很高兴地写了答启。
\n
答启称赞欧阳修“飘飘之逸思无穷,籍籍之芳尘自远”,勉励他“偶衄一飞之翼,行跻多士之魁”。
\n
欧阳修登门谒见时,胥偃倒履相迎,连连夸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n
胥偃将欧阳修留置门下,循循诱导,殷勤启迪,指导“时文”的写作诀窍。
\n
欧阳修学业日益精进,胥偃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对欧阳修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那样关怀备至。
\n
同年冬天,胥偃调往京师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