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小常,你觉得,以我们现在的情况,单独搞舰载机,条件是否成熟?”
\n
常浩南对于造船和海军了解有限,但要是说起舰载机,那他可就不困了:
\n
“成熟,当然成熟!”
\n
“进口舰载机,无非也就是俄国人的苏33,而现在我们自己这边,歼11b的第一架原型机已经开始生产,涡扇10也进入了双发装机测试的最后环节,可以说,制约我国第三代战斗机实现完全自主的两大障碍,结构和动力,都只差临门一脚就能解决,只要搞定了这两块,至少在最基本的飞行安全方面就不会出大问题。”
\n
“至于战斗力,苏33不过是个80年代末技术水平的标准三代机,机载设备跟我们之前进口的苏27sk区别不大,俄国人自己的库兹涅佐夫号一年到头出不了几天港,根本没动力按照苏27sm的标准去做升级,所以怎么也不可能跟大改过之后的歼11b相比。”
\n
听到常浩南给出肯定的回答,丁高恒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n
“但是舰载机相比陆基飞机,总还是存在一些区别,而且更主要的是,由于我军过去从来没接触过舰载机,所以用户方面对于具体有什么区别并不是很清楚,这样在进度方面……”
\n
说话间,他从旁边的抽屉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打开之后做出一副准备记录的样子。
\n
显然,这个问题并不是丁高恒想问常浩南的,而是前者准备用来应对来自更高级别领导询问的。
\n
实际上,这确实是个非常实际的担忧。
\n
对于舰载固定翼飞机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来说,最大的麻烦不在于航空工业系统要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海军在手里没有航母也没有舰载机的情况下,对于整个舰上航空作业完全没有概念,根本不知道会有什么问题。
\n
而如果强行上马,搞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