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郑指挥,受阅空中编队的情况呢,尤其是参阅的第三代战斗机,我记得前两年的时候,还没办法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转场?”
\n
郑良群敢在一群陆军中间开大,自然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当即回答道:
\n
“空中编队的飞行员人选目前基本已经确定完毕,正在进行针对性的编队飞行训练,只有教练机梯队的伴飞学员名单还没报上来,不过这个不会影响飞行准备。”
\n
“至于地勤的问题,从去年年中开始,我借助9910工程的名义,按照未来3-5年的换装规划,从全空军几个最尖子的航空兵师里面分别抽调了一部分地勤人员,到盛京112厂那边去进修学习,提前适应未来的新装备,当然主要目的不光是为了阅兵,也是考虑到未来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
\n
“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杨村那边的基地,所以无论是地勤设备还是人员,都完全能独立保障受阅的苏27和歼11飞机正常运行。”
\n
“不过,跟三架国产歼11一起参阅的歼10还处在原型机状态,甚至目前还在阎良那边执行试飞任务,所以这两架飞机的保障,还需要132厂的同志从蓉城派一部分技术人员过来。”
\n
他刚开口没几句话的功夫,旁边就已经有反应快的开始记笔记了。
\n
阅兵确实很重要,但说到底也只是个临时性质的任务。
\n
备战才是和平时期军队永恒不变的主题。
\n
显然,郑良群能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里,从副师长干到军区空军指挥员,除了运气够好以外,也确实有一些自己独到的东西。
\n
……
\n
就在这边阅兵指挥员们正聊起空中编队准备情况的时候。
\n
一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