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一番py交易结束之后,颜永年的两个得意门生就这样被“分配”给了常浩南。
\n
当然,从1996年开始,毕业生包分配这个制度就逐渐开始取消了,哪怕在此之前,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因为不满足于分配工作的待遇或者工作地点而选择跳出分配,自行联系工作单位。
\n
毕竟现在不是二十多年后。
\n
90年代这会,研究生乃至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上都还是比较吃香的。
\n
不过常浩南这边的情况显然不太一样。
\n
无论是火炬集团,还是跟京航共同成立的校企联合实验室,都属于瞎眼可见的有前途。
\n
尤其那两个人还都跟常浩南做过项目,基本可以无缝融入。
\n
只可惜颜永年选择衣钵继承人的事情,可能又要延后了。
\n
“对了,常总,还有个事我差点给忘了。”
\n
二人此时已经离开车间,颜永年摘掉头顶的安全帽说道:
\n
“上个月,北方车辆研究所的同志过来跟我们交接项目的时候,说跟您联系不上,所以把一个纪念品放到我这来了,让我转交给您。”
\n
“北方所的同志已经完全撤出项目组了?”
\n
常浩南也把安全帽和工装脱掉,挂进写着自己名字的衣柜格子里,重新换上外套:
\n
“怪不得这次过来没见林庆松林工他们。”
\n
模锻压机这个项目最早立项的时候,因为没钱,以及更关键的,成员没有编制,因此在丁高恒的安排下挂在槐树岭的北方车辆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