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常浩南本人见上面,还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都已经算是超出预期了。
\n
当下自是马上点头同意:
\n
“常总所言在理,技术合作一事确实需要慎重。”
\n
“这次我回去之后,就把跟gas-transport系统和lng船制造有关的技术资料整理一下,再让专人送过来,另外,常总如果想要进一步考察我们厂的情况,也随时欢迎您莅临指导……”
\n
船舶制造相比于航空制造来说,除去一些特种产品,比如核潜艇或者水上核电站之类以外,敏感程度相对没有那么高。
\n
所以在技术专利这块,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以保护换公开”。
\n
gas-transport系统的相关资料就算沪东厂不主动给,常浩南这边想要查,费点事也能查到。
\n
只不过如果没有购买授权的话,不能用于盈利而已。
\n
蔡宏桂现在要给,倒是不算泄露商业秘密。
\n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lng船是何等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技术资料”六个字说起来轻飘飘,实际上如果转化成物理形态怕是要用卡车来装,还得是前四后八那种。
\n
如今双方只是初步接触,别人就做出如此表态,确实也能看得出是很有诚意了。
\n
毕竟,哪怕是公开内容,经过系统性整理之后也是有独特价值的。
\n
否则也不会存在开源网络情报这个说法了。
\n
“你我在组织关系上属于平级,也不在同一个系统里面,莅临指导还是谈不上。”
\n
常浩南如今也过了会对这种吹吹拍拍感到尴尬或者飘飘然的阶段,当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