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另一拨选择投身军戎的也遇见类似困惑。
\n
隶属于罗三旧部的老人都被拆分,送去了各营。预想中的当炮灰没发生,甚至有人靠着体格经验直接被任命当伍长什长管理小队,干过中层的武胆武者还能捞到百夫长。
\n
众人:“……”
\n
是敌人太缺心眼了吗?
\n
第二天,被吆喝着去领东西。
\n
一批御寒的制式冬衣。
\n
用新料不说,衣裳夹层用料还扎实——中部地区冬季不是很冷,但也不是几件单薄衣裳裹身上就能抵御严寒。士兵大部分时候身体都是凉的,手脚反复生冻疮。底层士兵的衣裳相当一部分还是从敌人尸体、袍泽尸体扒下来的,缝缝补补,传了一代又一代。
\n
甚至每个箩筐里面还放着不同码数。
\n
据说是根据身高分成三个码数。
\n
士兵可以能往大了挑,毕竟袖子裤腿长了还能卷起来,短了只能冻手脖子脚脖子。
\n
“一人一身,别领错了。”
\n
倒不是吝啬多给一套换洗的,而是制衣营赶不过来。势力扩张速度比预期快许多,此前准备的料子不够用,短时间又填补不上,只能降低标准,保障所有人基本的御寒。
\n
除了御寒新衣,还有一批清扫战场之时收集起来的,用以重复利用的旧衣,这些旧衣全部缝补清洗过了。成色还能穿的,缝缝补补改改大小,不能穿的就剪了当填充料子再利用。纵使如此,这批旧衣看着也比底层军士身上所穿衣物好得多,也合身得多……
\n
罗三旧部:“……”
\n
这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