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对导游的心里承受能力要求增强,为了吃饭,导游也得随之适应新的运作模式。。。。。。
\n
这些客人全部来自贵州的一个村,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实际上这就是个夕阳红团。年轻人跟随主要目的是看护,之后才是游山玩水。
\n
一听说贵州的农村还能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夕阳红团,而且还是飞机来回,我也觉得奇怪。要知道那地方“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组织村里这么多老人出门,得耗费多少财力啊!富裕地区尚不多见,更别说是老少边穷的贵州。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村里拆迁,大家发了财,才有了这么一出。
\n
旅游与经济发展,在我看来,关联很大。如果当年谁跟我说贵州会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地区和高科技园区,我一定会笑死,反唇相讥其无知。当年我见到的贵州人大都土的掉渣,在我看来只比非洲土著好那么一点,男的傻里傻气,中年妇女永远都是盘着那样的发髻,像是同一家理发店克隆出来的一般。当年的贵州,经济上离全国平均线实在太远!
\n
然而,不到20年后的今天,贵州gdp的增长已经名列前茅,更是大数据这种高科技的基地,旅游产业也蒸蒸日上,老实八交的贵州人也学会了割草。虽然我从未踏上贵州一步,但我一直没有离开旅游圈,我如今接触的贵州人,无论从消费观念,还是精神面貌,都已经走到全国前列。在我看来,经济要发展,观念一定要改变,而旅游正是促进这种转变的内因!
\n
也许许多人以为我言过其实,我与其他导游不同之处是我在闲暇之余喜欢思考,而不仅是将时间完全浪费在泡妞、赌博和研习割草技巧。
\n
在我看来,当年贵州人如潮水般涌出,四处旅游,实在让我大跌眼镜!他们的日子过得那么紧巴巴,都宁愿攒钱出门看世界,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且有些还是借钱出门旅游,更让我不解。当年的万泉旅行社就是海南最大的专接贵州团的旅行社,包机旅游的位置常常爆满,一票难求,万泉旅行社也靠接贵州团发了大财,我们的导游队伍最多时将近百人!
\n
正是这种出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