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年的时间里,火星比表面曾经存在的水资源可能已经渗透过地壳,与一种富含火成岩的镁铁硅酸盐矿物—橄榄石发生了反应。”
\n
“而这种矿物富含铁,水中的氧会在此过程中与铁结合,释放出氢气。一方面这种氧化铁可能有助于火星呈现独特的红色。”
\n
“另一方面,这种反应释放出的氢气可能与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甲烷,并且将橄榄石一步步的转变成蒙脱石黏土。”
\n
“而蒙脱石黏土具有强大的碳储存能力,会吸附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
\n
“如果考虑到火星表面估计覆盖的黏土量,火星黏土至少可以储存相当于火星最初早期大气层中约60%以上的二氧化碳。”
\n
听到这,常华祥院士惊讶的看了过来,终是忍不住开口问道:“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二氧化碳?你确定?”
\n
听起来这个数字似乎并不算很多的样子,百分之六十也只有早期大气层的一半。
\n
但对于火星来说,土壤中如果能够存储这么夸张的二氧化碳和甲烷,那么重构火星的大气层,或许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n
当然了,站在他个人的角度,对于徐川的理论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n
听上去逻辑似乎完全可行,但实际上火星表面的土壤真能保存如此之多的大气么?
\n
毕竟失去了磁场的保护后,理论上来说,火星的大气和水资源更应该逃逸到太空中,而不是保存在土壤内部。
\n
徐川点了点头,道:“我的计算应该不会错的。”
\n
“当然了,这是否正确,这需要我们后续对火星表面的黏土分布以及相应的土壤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含量。”
\n
微微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