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量子芯片的量子比特(Qubit)数量能够达到多少?”
量子比特(Qubit),是量子计算的基本信息单元。
它利用量子力学的叠加和纠缠特性,实现远超经典比特的计算能力。
如果是放到传统的硅基与碳基芯片中,量子比特的性质类似于晶体管。
如果简单的理解的话,你甚至可以将一个量子比特直接看做一枚集体管。
只不过相对比传统芯片的晶体管只能处于0或1中的一种状态来说,量子比特:可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态。
它像一枚旋转的硬币,在测量前同时具有“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亦或者也可以看成薛定谔那只半死不活的猫。
而量子比特的数量,也决定了量子芯片的性能,这也是徐川最关心的。
听到这个问题,耿景龙咧嘴笑道:“您手中的一号实验产品目前集成了125个量子比特,这是第一代。”
“而我们已经在生产第二代实验产品了,目标是集成255个量子比特的芯片!”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的目光落在徐川手中的量子芯片上,继续说道。
“但重点并不是量子比特的数量,而是它的稳定!”
“相对比主流的超导量子芯片和光量子芯片,咱们的拓扑量子芯片的稳定性可谓是跨时代的产物!”
“传统的量子芯片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别说是什么像硅基芯片一样安装在电脑计算机上使用了,就是说句话都会打破里面的‘量子比特纠缠态’导致坍塌。”
“但咱们研发制备出来的这块拓扑量子芯片却完全不同,它已经能够满足正常环境的使用条件了!”
“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化时代!”
“很快就要从我们手中诞生了!”
实验室中,耿景龙一脸兴奋的表情,满是激动和亢奋。
站在对面,手中捏着这块拓扑量子芯片的徐川脸上同样带着一丝兴奋的笑容。
是的!
正如耿景龙所说的,相对比量子比特的数量,他手中这块拓扑量子芯片的稳定性,才是商业化进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东西。
量子芯片的核心便是能够进行量子信息处理的量子比特。
一个单量子比特逻辑门操控和一个两量子比特受控非门可以组合任意一个普适量子逻辑门操控,而实现普适量子逻辑门操控是实现量子信息处理过程的最关键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