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情况,即宽角螺产下浮游的幼体,游动寻找新的宿主,甚至可以顺着水流在较广的水域之间扩散。
\n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清理干净了这片区域的宽角螺,还有其他水域的宽角螺幼体随波而来,寄生在母巢延伸出的海林檎簇群上,发起新的一轮扩散。因此,防治,成了一个有些困难的问题。
\n
林易一边控制碎壳工虿继续清理着已经附着在海林檎株体上的宽角螺,夹碎螺壳,清理软体组织,一边思索着解决的方法。
\n
脑中努力回想着前世的时代解决病虫害的方式,林易却猛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
\n
海林檎簇群又不是传统农作物,而是母巢的延伸,本质上是母巢的一部分,尽管由于缺失复杂的神经系统,无法控制,但本质上也是林易意识下的延伸,可以被基因编辑。
\n
宽角螺坚固的壳紧贴海林檎萼状的本体,但其截胡海林檎滤出的食物时,必须伸出特化的较长口部,触碰海林檎布满须状结构的腕,以捞出被海林檎的须臂捕获的浮游生物。
\n
也就是说,只要海林檎的腕须能有一点被动防御能力,就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n
适合海林檎模版,且足够高效的的被动防御手段自然是毒素,而适合的基因片段来源,林易也有了想法-水母。
\n
水母这东西出现的很早,可以追溯至比寒武纪还遥远的埃迪卡拉纪,虽然身体结构简陋,但是命很长,一直活到林易前世生活的年代并保持着繁盛。
\n
而提起它们,往往会第一时间想到毒性。此前,林易计划为羽翅鲎装上毒腺时,也考虑过水母的刺细胞。
\n
但这东西和羽翅鲎的蝎尾实在不怎么兼容,而装在海林檎的腕上却正合适。
\n
想着,两只在附近巡游的兵虿改变了方向,向着印象中附近有水母活动的海域游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