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等人,都是不得志的,如今各个高官厚禄,自然也不愿赵祯势力分崩离析。
\n
如朱洪基、吕母等人,本不是宋朝之人,对宋朝自没什么忠诚可言。
\n
公孙胜、乔道清等道人,赵祯对其优抚不少,修行所需财侣法地,从不短缺。又执掌所有道观典籍,自然心向赵祯。
\n
唯独孔厚、徐和、徐槐、魏辅梁、徐青娘、汪恭人(陈灵薇)、何冲这等文人,对宋廷还有好感。
\n
这几人都是治理地方的干将,人虽少,却最是重要。将来治理地方,离不开这些人出力。
\n
当下,徐和开口问道:“听相公之意,也不愿与朝廷兵戎相见。若是有朝一日,圣上清醒,除奸佞,振朝纲,相公可还要如此?”
\n
“若真有这一日,六贼尽除,诸兄弟都见用于朝廷,为国出力,我便是携家眷随公孙师兄修道也未可知。”
\n
话音刚落,孔厚开口道:“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相公自立,也是出于自保。还有什么可辩的,相公在一日,京东路百姓就有一日好日子。我等读书明理,牧守一方,非是愚忠。相公牧守京东路,好过高封、慕容彦达这等靠着裙带关系,不问官箴政绩,张开两眼,只喜要钱,贪赃枉法,纵吏虐民,为祸一方的官好的多。”
\n
徐青娘、汪恭人也道:“我两个也是这般道理。”
\n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n
见厅里一众人都不再反对羁靡一事,赵祯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n
不同于武将,治理地方若没了这些人,不知要出多少乱子。
\n
就如李衮所言,每日谨小慎微,十分不痛快不说,地方上从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