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化身波旬的玉清元始天尊,绝对不介意再给释迦牟尼来一场魔考,来好好的教导一番释迦牟尼,何谓正法!
\n
但反观敖丙,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
\n
就算是在那些圣人弟子的眼中,敖丙的存在,都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n
几家的圣人对于敖丙,都颇为的偏爱。
\n
释迦牟尼不敢去编纂波旬乱法之类的言语,但敖丙去编纂这言语,却没有什么隐患。
\n
无论是敖丙还是释迦牟尼都很清楚,这天地之间的几位圣人,纵然各自有各自的教义、立场,甚至某些私心算计,但在维护天地秩序、推动洪荒发展、梳理天地清浊这最根本的大道面前,他们都保持着一种超然的、近乎绝对的“至公”!
\n
只要你所做之事,根本上是有益于天地,有利于梳理因果、澄清寰宇、推动劫运正常运转的,那么,就算过程中借用了某位圣人的名义,只要这“借用”是服务于那个根本的“有益于天地”的目标,圣人们非但不会在意,甚至会以一种超然的姿态默认这种“工具”的使用。
\n
这就是圣人的伟岸胸襟与至公之心。——只不过,圣人的伟力太过浩瀚,他们的“不在意”不代表其化身或门下会“不在意”,天地之间,真正有胆量、有资格、有能力利用圣人名义去行事的,凤毛麟角。
\n
而敖丙,恰恰是这凤毛麟角中最有底气、最被“偏爱”的那个。
\n
“推到波旬身上啊。”未来星宿劫尊沉吟着,思考着,自己该怎么写。
\n
思考良久,那蕴含着星宿轨迹与未来劫数的指尖终于落下,指尖如笔,在那袈裟上流淌。
\n
“阿弥陀佛告曰:
\n
吾寂灭时,有魔作沙门,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