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网开一面?”
\n
果然,赵公明这试探一起,敖丙立刻就给出了回应。
\n
“我还想着,这行刑的时候,要不要请道兄你,将你那财部的徒子徒孙们,都一起叫过来看看。”
\n
“甚至让他们亲手勾几个名字呢。”敖丙说着。
\n
言语之间,丝毫不遮掩对财部那些财神们的不满。
\n
对于敖丙的不满,赵公明亦是无言以对,心头满是苦涩。
\n
赵公明以财货之法而成道——如果将道途,分一个先天后天。
\n
那么这财货之道,毫无疑问,便是后天之道。
\n
它因众生交易之需而诞生,为调和万物资源、便利文明而显化。
\n
其本质上是天地运行中“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天道理念在人道经济层面的具现与延伸!
\n
其核心在于衡量、流通、调度,堪称是剑道绝巅另一种意义上的显化——以价值为锋刃,以流通为轨迹,斩开混沌,建立秩序。
\n
从这一方面而言,赵公明可谓是真正的得了上清剑道的真传。
\n
可财货之道的根本矛盾,亦在于此!
\n
它彰显的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至高理念。
\n
但其存在的根基却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现实逻辑!
\n
而其执掌与运转者,又恰恰是有着私欲与局限的“人”。
\n
于是,在财货之道的实践过程中,“损有余”与“奉有余”这两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