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尚书。
不过尚书留着胡须,所以不注意的人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
其实,肖太傅没了之后皇帝便没再见过肖清远。虽然几年不见,可皇帝还是一眼便将人认了出来。
他不动声色的移开目光,继续打量其他人。 可就是这一眼,有些心思敏锐的官员也察觉到了皇帝的异常。他们顺着皇帝的目光看过去,便看到了容貌出众的肖清远。
官员们瞬间明了,这是皇帝想到自己的恩师肖太傅了。大家再看看太傅之孙的样貌,都悄悄的点了点脑袋。
这般样貌即便名次不是前五,都能得个探花。
对于时不时落在身上的目光,肖清远都装作不知道。他不紧不慢的写着自己的策论,几乎都不用停笔思考。
……
殿试考卷也是由其他官员阅卷,然后将前十名的卷子评选出来呈到御前,由皇帝定夺最终的一甲名次。
本来肖清远的卷子在第四,可当皇帝见过前几名之后,发现原本暂定的第三名是个年近四旬的中年,皇帝漫不经心道:“探花郎还是应该养眼些的。”
阅卷的官员立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肖清远就这样从传胪变成了一甲第三的探花郎。
……
进士及第,跨马游街自是不必多言。不过整个游街过程中,肖清远的脸色都是冷冷的。本来最受年轻姑娘青睐的探花郎,硬是一个荷包都没接。
就算无意掉落到马背上的帕子,都被肖清远不着痕迹的扔了下去。
三鼎甲的三人,按例都会直接进入翰林院任职,肖清远自然也得了个翰林院编修的职位。
不过皇帝稍微给翰林院的官员,透露了自己喜欢肖清远写的字。然后肖清远便被上官安排着去皇帝身边讲经文,那可是侍讲学士应该做的事情。
众人只当皇帝感念恩师,所以对肖清远特别的看重,就连同届的状元和榜眼也都私下感叹,自己没有个做过太傅的祖父。
而肖清远面对皇帝的时候,真的是有些不知该用什么心态好。
皇帝用拉家常一般的口吻问道:“你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吧?”
肖清远恭敬道:“回圣上,没什么苦的,自在随性,微臣过的很轻松。”
皇帝眉头轻蹙道:“你可是在怪朕?”
蒋公公生怕主子表现的过于异常,被其他人看出端倪来,连忙补救道:“肖大人,圣上总觉得没照顾好您,常常觉得有愧于太傅大人,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