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平均行驶速度提高到时的巡逻方式和评价指标值
\n
问题六的分析方法与具体实现与问题叁一致,但是警车的接警后的平均速度由原来的提高到,于是各分区的覆盖范围也增大了,将数值带入问题3的算法中求解,计算得的指标值为,其巡逻方案见附件中的“1193402-result6.txt〞所示。
\n
图7算法2框图
\n
六模型的分析和评价
\n
在求解满足d1的条件下,整个区域需要配备多少辆警车问题中,采用分区巡逻的思想,先分析能使各区管辖范围到达最大值时的规律,由特殊到一般层层进行分析,逻辑严密,结果合理。
\n
在求解区域和警车数目时,在初步设定警车停靠点位置的根底上,用模拟退火算法思路构造函数来确定调整的概率大小,综合考虑了影响区间调整的因素后构造了函数来确定分区的调整方向,当分区按照这两个调整函数进行调整时,各分区能管辖尽可能多的道路节点,所取得效果也比拟理想。
\n
参考文献
\n
[1]中小城市警察巡逻勤务方式的探讨,俞详,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1期
\n
[2]matlab7.0从入门到精通,求是科技,人民邮电出版社;
\n
[3]不确定车数的随机车辆路径问题模型及算法,运怀立等,工业工程,第10卷第3期,2005年5月;
\n
[4]随机交通分配中的有效路径确实定方法,李志纯等,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第3卷第1期,2003年2月。
\n
附录
\n
图问题叁巡逻路径
\n
图问题五巡逻路径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