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的小农经济,是必然不可能产生工业革命的,但没有工业革命所形成的生产力发展,再好的政策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最后必然还会在华夏几千年的封建圈子里打着转。
侯俊铖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也没有跟别人分享的意思,他也知道这些话说出来也没人信,只有当社会剧烈的变革出现在世人的眼前,人们追根溯源,才会意识到那只蝴蝶是如何扇动的翅膀。
他现在所能做的,只是为日后的社会变革一点点的打下基础,至于能不能成功,他心里其实也没底。
邱知县自然想不到侯俊铖那么深,但他明白侯俊铖的意思,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谄媚的笑着:“侯掌营要办商号,就得有许多银钱做底,永宁县里最豪富的自然是被您灭了的赵家,但是赵家之后往下排,这些赌坊和青楼还算不得什么。”
“哦?还有高手?”侯俊铖来了兴趣,微笑着背着手:“愿闻其详。”
“永宁县东北,与永新县县境相隔不到五里,有一座五里庙,乃是前明之时赵家所建,南边还有一座大仙观,也是前明之时建的…….”邱知县阴笑着说道:“俗话说进庙烧香、入观求法,烧香求法哪个不需要真金白银的供奉?而且这些寺庙道观都有庙产庙田,几十年积累下来,香火钱也是一笔大数目。”
“佛家六根清净、道家一心求仙,怎能让那些高僧真人们被凡俗之物困扰在红尘之中?自该收来救护凡世之人!”邱知县说得一身正气,但很快又绷不住笑出声来:“不过永宁是个穷县,佛道生意也只是不温不火,远远比不上永新、吉安等地寺庙道观香火旺盛,听说那吉安万全寺的佛祖金身是用全铜打造的,小官一直想知道,那么大一尊佛,能融多少铜钱?”
“会有机会的,他日把那佛像搬来,就让你去守着铸钱!”侯俊铖玩笑了一句,点点头:“佛家讲慈悲,佛祖若真想救护苦难世人,自然会同意咱们把他那金身熔了,若是他不想救护世人,拜他还有何用?更该熔了!取宗教之产救护凡俗之人,本该如此。”
“只是佛庙道馆就那么多,也不是个个富得流油,像咱们石含山上的象山庵,那是一点香火都吃不到,总不能全靠着抄掠寺庙道观解决问题。”
“侯掌营说的是,还是得源源不断、细水长流为好……”邱知县眼珠子又转了转,将一身敲诈勒索的本事都甩了出来:“以往都是官府和豪绅沆瀣一气,一起刮穷鬼的地皮,但如今要刮有钱人的地皮,以前那些法子,倒也不是不能使用。”
“首先是派款,永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