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轻轻扫视四周。
只见太庙中供奉着九位皇帝的牌位,分别是:德祖朱百六、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世珍、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以及祖父英宗朱祁镇。
随后,皇帝朱见深与太子朱佑极一同跪拜在地,心中充满了对先祖的敬畏。
朱见深和朱佑极三叩九拜后,一旁的太监梁芳,拿出一早朱见深写的,念道:朕躬祗承天命,夙夜匪懈,以抚临兆庶,于今几十载矣,今朕心有所感,不敢不告于太庙列祖列宗之灵。
昔我太祖,开创洪业,奠定邦基。
列圣相承,德泽绵长,以至于朕。
朕自登基以来,夙夜忧勤,惟恐坠先人之绪,失天下之望,是以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图国家之安、百姓之乐。
朕之太子,自幼聪慧,德性纯良,文武兼备,实乃天纵之才。
自二岁临朝听政,虽年幼而能断大事,明辨是非,彼以仁德治国,以威武安邦,大明因之而国泰民安,海内晏然,百姓安居乐业,颂声载道,此皆太子之功也。
然朕近年来,疾病缠身,精神日衰,体力日微,虽欲勉力支撑,以继大统,然心有余而力不足,朕深知天命不可违,人事有代谢。
今太子已成人,德望日隆,足以承继大统,统御万方,朕若再恋栈不去,恐非国家之福,百姓之愿也。
是以朕决意学古之尧舜。
禅位于太子,年号为弘治,此非朕之私意,实乃顺天应人之举,退居坤宁宫,惟愿太子能承继先志,发扬光大,使我大明之基业永固,百姓之安居乐业得以绵延不绝。
朕今以此告于太庙列祖列宗之灵,自知此举或有未妥之处,然朕之心意已决,万难更改。
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当鉴朕之诚意,佑我大明之江山社稷,绵延万世,朕之罪愆,惟愿列祖列宗宽宥之,勿使朕之魂魄不安于九泉之下。
尚飨,不孝子孙叩首!”
随后,皇帝朱见深携同朱佑极,漫步于太庙之中,细细观赏着那些配享殊荣的功臣与功王。
朱佑极此前从未踏足此地。
此番得以一窥究竟。
功王们大多是太祖的至亲,或是太祖亲封,诸如寿春王朱五一及其夫人、安丰王朱重三等,共计二十一位,皆在此列。
而功臣一侧,更是看点十足:
“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以及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