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争斗,十五岁承袭王位,二十岁正式担任宗正卿,身居王位足有二十年了。
其承位之后,秉持襄阳王一脉中正之风,从不私下与地方官员接触,王府几位王子也被教养得极好,从无仗势欺人之事。
是以,这些年襄阳王府在荆襄一地风评极佳,襄阳王也因此有了“贤王”之名。
听到此处,云绫不禁打断道:“范师父,您说襄阳王从不私下与地方官员接触,但昨日我入城时听贺瑾师兄说襄阳太守原本要亲自接待韩王,却被襄阳王临时叫走了,这······”
范明承也不气恼,笑呵呵地回道:“这不是诗会将近吗?襄阳王好诗文,每隔一两年便会筹办一场诗会,这于襄阳的学风而言也算好事。故而每到此时,襄阳官府都会全力配合操办。”
闻言,云绫微微颔首,心中却是升起了一丝疑虑。
若说官府为了治下学风全力支持襄阳王筹办诗会倒还好说,但贺瑾说的是襄阳太守是被临时叫走的。
这个“临时叫走”就很微妙。
贺瑾是澄心书斋高足,遣词用句自有讲究,能用上“叫”这个字眼,足见襄阳王对于地方官员的态度,完全是一种上位者的姿态。
按大周藩王制度,藩王在地方上并无任何权势,一个个都是纯纯的闲王。
地方官员完全不理会藩王的任何要求,一心顾好治下百姓便是最大的政绩。
贺瑾能随口用出“叫”这个字眼,还加上了“临时”二字修饰,言语间却无半分为难之处,好似稀松平常一般。
由此可见,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有的,必然是平素就时有发生,贺瑾才能说得如此随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