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你五姨下午回杭州去,喊你来,我们娘四个说说话。”柳三娘搂着英华把她送到柳五姨的榻边坐下,她自己也挨着榻沿坐在一处,随口就问:“你婆婆说什么了没有?”
“她看到女管事们吃饭都快,觉得女人家太过辛苦。”英华想了一想,把婆婆问的原话一个字不错的复述一次,笑道:“我倒是想好了怎么回她,可是要当着她的面说万一男人靠不住什么的,她老人家恼了要请家法的吧。娘给人家拿个主意,女儿该怎么回她老人家?”
柳三娘笑着呸她。杨氏摇头。柳五姨冷笑着说:“你婆婆有福气,嫁了个男人有本事又良心好。宠得她都不晓得天高地厚了。她要是能干一点半点,也不要多吧,能有你一半,你公公有那个本事在泉州知府任上一蹲二十年,安知他就不能一路升上去做宰相?”
柳三娘和杨氏俱都点头。杨氏就说:“我嫂子也说李亲家可惜了的。他在泉州做了一任知府,做的极好,先帝就有心提拨他的,只是……”杨氏看了看柳三娘,柳三娘把头摇一摇。杨氏就笑着说:“都是陈年旧事了,不提也罢。”
舅母语焉不详,但是英华是听说出来话里的意思了,其实照公公的本事,他是能一路升上去的,但是婆婆太不能干,给他老人家拖后腿了。这事婆婆自己不知道,估计公公也不在意。英华看着她娘,她娘也说过,她爹从前也是极得先帝赞赏的,为了娶她娘,他爹选择在翰林的位子上坐了二十年的冷板凳,柳三娘捏捏女儿的手,微笑不语。
柳三娘的笑容盛满了幸福,显然她不介意丈夫官做的大或者小,王翰林自己也不介意。杨氏笑眯眯看着她们,她的男人也不爱做官,她也不介意啊。柳五姨看着她们两个的笑容,脸上虽然也带点笑,可是没说什么话,只是把英华的另一只手抓起来,紧紧的握着。
英华想的比较远,她觉得她公公其实在做官上也不是特别有上进心,倒是和她爹似的,一提教书考试什么的就喜欢。反而她婆婆吧,一见李知远就把科举啊,做官啊挂在嘴上不停的说,若是她老人家知道是她拖了公公后腿,没让公公做成宰相,她心里会不会难过?英华想一想,觉得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