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宫殿!
自己,也将可真正的雪耻中原之颜面,自己,也将可心安理得的站在泰山上,宣告华夏之正统,在中原,在大唐,在这片土地。
高句丽穷尽心思的想要窃取华夏正统,想要自证自己才是承接于汉人王朝的正统,想要把自己,把大唐,把中原打为蛮夷,甚至于,近些年高句丽国内,隐隐还传来了收复故土的声音。
故土是哪里?
自然就是中原!
这是一笔烂账,但,这笔账,中原王朝却必须要和他们划清楚!
当初,前隋杨广,为何不惜三次东征,耗尽了国力,也要对高句丽行讨伐之举?
原因,自然也是出在这一片烂账上。
史书上,记载的很清楚,汉武帝时期,朝廷正式于辽东建立了四个郡。
分别为玄菟郡,乐浪郡,临屯郡,真番郡!
这是汉朝正统的统治序列,高句丽崛起之初,就是处于汉玄菟郡境内。
而后,到了汉崩晋立的时候,高句丽才趁着中原混乱,完全占领了汉四郡!
至于后面的情况,就更简单了,自晋起,中原几乎很少有安稳的时候,而高句丽却趁着中原大乱的时候,不断朝西扩张,有时候,还会打出‘汉’的旗号,告知天下,自己才是华夏正统,汉朝的继承者。
毕竟,南北朝的时候,不少少数政权的崛起和相互倾轧,比如出现的五华乱华等等各种情况,让汉人的处境,岌岌可危。
所以,对于结束近四百年分裂的前隋而言,没有什么事,能比建立一个如汉那般,威服四夷,重振华夏的王朝,更能凝聚这四百年来而被打散的汉人心了。
只是,杨坚在位时,终归是因为刚刚结束战乱而不好大规模东征,那时候,韬光养晦,才是真正的王道。
可即便如此,杨坚仍旧出兵三十万。
结果么,可以称得上雄才大略的隋文帝,在高句丽吃了个大亏,三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前隋立国来最惨痛的失败。
而唯一能自我安慰的,就是高句丽也元气大伤,给了大隋一个台阶,没有再提华夏正统,而是上表自称为臣。
但,等到杨广登基,依靠着杨坚的励精图治,三十万的阴霾也已随着时间消散。
毫不客气的说,当时东征的条件已全部成熟了。
也不像是杨坚东征时,多少有点心急,赶鸭子上架了。
杨广有充足的时间和底蕴来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