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忧虑。
毕竟电离子推进器理论最大加速度可以达到公里每小时。
只不过因为能源技术的限制,从1960 年人类初次实验电推实验后,电推的推动力一直都很弱。
直到2020年左右,电离子推进装置应用空间站上,其动能也只能当做姿态调整装置,无法作为主推进单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人类一直没有放弃对电推的研究,毕竟这种技术的理论上限极为恐怖。
而到了鹏举所在的时代,突破到公里每小时的电推装置,已经可以作为的空间站的主力推进单元。
但人类对电推的研究也遇到了瓶颈,而瓶颈的来源便是电力供给。
而突破瓶颈的希望便落在了可控核聚变上,
一旦实现聚变技术,那人类也可正式开启外太阳系星际时代。
而有了核聚变后电推的突破还只是开始,人类早已设想出了速度更快的推进方法。
……
在确定了速度突破问题后,鹏举暂时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观察着这个时间段的地球。
地球大气层因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污染物还未散去,
但这些物质已经极为薄弱,若不仔细辨别已经很难发现,
还存在这些物质,便说明鹏举离开的时间还不算远。
他遗留的信号坐标,还在地球卫星轨道上旋转着。
在信号坐标卫星中,也留有时钟模块,
通过时钟数据,鹏举确定了此时距离他离开时,已经过去了十二年。
他离开时,为崇祯12年,此时已经是1651年。
鹏举查阅了一番资料,按照正常的历史记录,大明在1644年因李自成攻入北京而灭亡。
在正常的历史中,1651年应该是清顺治八年,明朝的势力已基本被扫清。
只有一些逃往岭南云南等地的南明势力,还在坚持抵抗。
可南明小朝廷的内斗更盛,面对那已经统治中原的大清,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也不知道,我留下的东西是否改变了历史?”
鹏举首先尝试联系的便是十二年前投放到地球的探测装置。
那个装置有着核电池,按照发电元素衰变周期,二十年内可以保证稳定的电力供给。
鹏举原本还没抱多少希望,毕竟在那战乱时代,他也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