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的人生态度,对自己的实力几乎没有影响,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
但是,顿悟的重要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它不止需要量的积累,更需要质的突破。
只有当一个人对于某件事,某个东西有了认识上的无数积累,才有可能在未来某一个契机上达成质的飞跃。
此时的司姜,在修炼上就是处于这么一个状态,他在没有接触修炼之前,内心就有过无数次的幻想,也看过许许多多的小说。
小说,带给他的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产生的“幻想”和“想象”,这是非常具有创造力的东西。
后来,在接触了灵气,莫名其妙开始了修炼以后,他又找了很多的机会,翻阅了李家、赵家、孙家、孔家、王家、刘家等等大家族收藏的古籍。
而这些古籍带来的就是对于修炼的划分、说明和感悟,这些知识又在不断地影响着司姜的修炼道路,特别是赵诗颜给他看的《常清经》,里面对于道和天地的描述,也深深影响着他。
而且,每天只要不忙的时候,他开发了50%的脑域,一刻不停地在大脑中模拟着各种各样的修炼,虽然他本身很佛系,也没有积极地对抗世界和努力地修炼,但是内心深处其实也渴望有一番成就,也有对于能力的渴望。
只是这一切的积累,都被他自己框死了,就像是一个池塘,积累的知识和感悟就是不断往池塘里流进来的雨水、泉水、溪水,但是池塘却没有任何的出口,它们就只能在池塘里不断的集聚,等待着爆发的一天。
而框死它们的池塘则是司姜的“发心”和“欲望”,发心是指动念、萌动善心、发自内心、开心、决意等等意思。
换一个更简单的词来说就是初始的念头,也有人经常以初心来概括,司姜修炼的初心是很随性的,就是“诶,好像可以修炼,那我就练练看咯”,这样的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后来也没有非修炼不可的动力,也没有非要不可的东西,所以一直进展缓慢。
而欲望就更是很难出现在这个佛系甚至是有些逃避型人格的人身上,直到到了他从内心深切的体会到孙悟空和哪吒靠不住,天庭和地府更靠不住的时候,他才真正地想要自救,之前虽然出现过无数次这样的念头,但是本质上他的内心都不是非常的认可。
不过这种状态也很正常,在这个时代里,几乎所有年轻人的身上都有这样的问题,他们没有非做不可的事,没有非要完成的目标,更没有持续向上的动力,绝大多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