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实的骨感在于,他们没有天空之盾,海军的撤退之路也被敌人的机翼封锁得密不透风,敦刻尔克式的奇迹,在这片土地上似乎难以复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川军团的勇士们,对于那场温压弹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只能通过侦查飞机带回的模糊影像来揣测战果。但即便是那模糊的照片,也足以让营地沸腾,欢声雷动——防空洞里藏着的,定是那些高傲的日军,或许还不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前线勇士,而是躲在幕后运筹帷幄的军官,或是掌握着技术命脉的精英。他们的损失,虽无法精确计量,却足以让日军高层的心头蒙上一层阴影,仰光城,这座曾经的战略要地,如今却成了无处藏身的死亡迷宫。
陈浩,这位智勇双全的指挥官,决定以另一种方式撕开日军的防线——轰炸机携带的不再是冰冷的弹药,而是漫天飞舞的传单,它们如同心理战场的箭矢,直指日军的心灵深处,试图瓦解那份顽固的抵抗意志。而他的“特殊优待俘虏政策”,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诱饵,等待着那些疲惫不堪的日本士兵自投罗网。毕竟,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劳动力,尤其是像日本战俘这样“耐用”的劳动力,可是稀缺资源,矿场的主人们正饥渴难耐。
胡萝卜与大棒,双管齐下,效果显着。夜幕降临,不少日军士兵在传单的指引下,选择了放下武器,走向未知的新生。川军团的脚步,因此变得更加坚定有力,一路披荆斩棘,直逼城心。大半个城区,已在他们的脚下颤抖,而剩余的日军,则如困兽般蜷缩在南城的海港附近,虽物资充足,武器精良,但在绝望的指挥官带领下,每日仍要进行数十次徒劳的反扑。
起初,川军团也曾因这突如其来的攻势而手忙脚乱,但很快,他们便找到了应对之策,将敌人的每一次反击都化作了通往胜利的垫脚石。在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书写着属于川军团的传奇。 龙文章,一位在战火中寻觅智慧火种的思想者,他以战场为书,以硝烟为墨,与从生死边缘挣扎回来的勇士们围炉夜话,共同磨砺出一套颠覆传统的火力反击策略。
在川军团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弹药似乎流淌着不竭的血液,他们的使用方式,在外人眼中简直是挥霍的艺术,却也是胜利的秘钥。
当日军的反扑如同飞蛾扑火,那“万岁冲锋”的呐喊,在枪林弹雨中迅速湮灭,街道成了血色的画布,每一笔都记录着生命的消逝。
夜幕低垂,一场意外的发现悄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