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火箭炮那漫天飞舞的弹雨相比,这种自行火炮的精准度更高,更适合执行定点清除任务。炮侦雷达负责侦察搜索目标,而自行火炮则负责开炮清除目标,两者如同天作之合,共同编织了一张死亡的网,将日军的重炮阵地牢牢笼罩。
在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一场科技与勇气的较量正在上演。而李云龙和他的战友们,正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 在当代战场,能演绎出如此默契无间的协同作战,堪称一绝,仿佛是时间穿越者留下的二战遗风再现。
回溯至烽火连天的二战时代,有这样一支炮兵部队,其威力之巨,足以让任何对手的炮火黯然失色,犹如天际流星,无人能与之争辉。
日军那些曾嚣张一时的反坦克重炮,方才还在咆哮,转瞬之间便迎来了致命的审判。每一枚大口径榴弹的轰击,都仿佛是大地的愤怒,挖掘出深达五米的伤痕,而破碎的弹片则化作了死神的风暴,席卷方圆数十米,无所遁形。
仅仅几分钟的光景,那些未能及时逃脱的日军重炮阵地,便如同秋风扫落叶般,被彻底清除。随后,坦克大军如脱缰野马,肆意驰骋于日军阵地之上,步战车紧随其后,二者如影随形,对日军展开了无情的收割。
“板载!”日军士兵的嘶吼,夹杂着绝望与狂热。
“冲啊!”而我方战士的呐喊,则充满了胜利的渴望与坚定。
又是一幕悲壮而荒谬的“万岁冲锋”上演,那是被军国主义思想彻底洗脑的士兵,在军官的严酷驱使下,身后还有冷酷无情的机枪督战队,他们头顶绑着象征“勇敢”的布条,手持装着刺刀的七八大盖,以一种近乎愚蠢的英勇,向钢铁洪流发起了无畏的冲锋。
然而,面对连小口径反坦克炮都无法穿透的坚固装甲,刺刀又能奈何?这些日军士兵,唯一能够构成威胁的,或许只是那些从步战车中跃出的川军团战士。但威胁归威胁,实际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坦克与步战车上的机枪,如同收割生命的镰刀,所过之处,一片狼藉。而手持九五自动步枪的战士们,则以精准的短点射,回应着日军的疯狂。枪管因连续射击而炙热,但战士们的眼神却愈发坚定。
终于,这场外围阵地的争夺战落下帷幕。经过一个上午的激战,日军的主要防御工事大多已被川军团炮兵及航空兵的火力摧毁,守军损失惨重。以第十八师团为例,防守四零三高地的五十六联队,联队长高岛辩熊身负重伤,参谋长更是英勇牺牲。中队长伤亡七人,小队长及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