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虎和洪承畴采纳了龚鼎孳的建议。
不会占据黄梅和广济,但他们得去看看。
八月三十,斥候汇报,大江水师西进了。
董成虎和洪承畴带三千骑军进入安庆府,没有与守军打招呼,只是亮出旗帜,顺着英霍山向黄梅而去。
龚鼎孳之所以能提供这么多详细的情报,除了他在蕲水任职,更因为张献忠的第一谋臣汪兆麟。
此人乃安庆桐城秀才,与舒城近在咫尺。
汪兆麟颇有才名,但科举屡次失败,生出厌世情绪,家道中落,田产又被大户兼并,妻子弃他而去,落魄之极。
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对世间有巨大的恨意,这种恨与张献忠的恨同源同属,当然很快成为得力谋臣。
龚鼎孳在南京乡试期间认识汪兆麟,后者是前辈,老家又距离不远,看他落魄,给过十两银子,喝过一顿酒,两人有了私交,
汪兆麟不仅一直在劝降龚鼎孳,他这落魄的样子,明显是被俘后又被汪兆麟暗中放了。
否则他怎么会知晓这么多消息。
董成虎给他面子,没有点破而已。
九月初一,大军过宿松,进入黄梅县地界。
英霍山与长江中间百里区域,全是大湖,龙感湖中此刻有南京水师的战船,他们已经提前堵死流贼进入安庆府的通道。
董成虎没有理会,向西奔马半天,来到太白湖南边的小山。
此地就是英霍山尖角,三面都是滚滚长江。
视线非常好,向西张望,万湖之湖无尽死寂,他们这一路碰到很多逃民,西边显然没有百姓了。
南边兴国州、九江府隐约可以看到,张献忠的大军已经攻占兴国,江边村镇全部被烧毁,一片焦土。
流贼已进入江西瑞昌地界,但南岸全是山,只能看到有火光,完全看不到人影,九江府的江面和潘阳湖口无数水军战舰在严阵以待。
看起来南京已经支援到位,双方步卒在九江和瑞昌之间的山区作战。
洪承畴与他看了一会,摇摇头道,“南京支援的兵力应该进入潘阳湖登岸,到德安、武宁一线设防,九江城在江边,背靠庐山,不可能守住,这些战舰有心无力,只能带百姓转移。”
董成虎没有直接搭话,略微凝重道,“龚鼎孳说的对,这地方太舒服了,对面在大战,我们却能悠闲观战。哪里都能看到,缺少水军,哪里都无法干涉,看着舒服,越看越难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