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白衣僧袈裟舞动,雄浑内力裹挟之下,风声呼呼作响;黑衣僧人铁掌翻飞,掌力刚猛沉雄。
蒙军士兵刀劈枪刺,纷纷被震折;射出的箭矢,在白衣僧袈裟挥舞下,全都偏离了方向。
这两人,正是一灯大师和裘千仞。
再看后面,绿衣女子手持弯刀,刀光霍霍,掌风烈烈作响,敌皆落马;黄衣僧人袈裟飘动,射来的箭矢纷纷被挡落。
正是公孙绿萼和智缘。
原来,几个时辰前,一灯大师正在万山山脚的茅屋之中,为两名弟子悉心讲解佛法奥义。
讲经正酣,忽见百姓们携老扶幼,匆匆向南而行,队伍蜿蜒长达数里,望不到尽头。
战乱频繁的世道里,这般景象屡见不鲜,蒙古每次南侵,都会有大量百姓为躲避兵祸而南迁。
一灯大师见许多百姓身上血迹斑斑,不少受伤的百姓还被同伴抬着,心中悲悯,不禁低声念了一句佛号。
智缘深知蒙军残暴无比,看着眼前这些百姓,心想他们能逃到此处,已属万幸,说道:“师尊,他们来了。”
一灯大师轻轻点头,暗暗叹息。
智缘走上前去,双手合十,向一位汉子问道:“施主,北面情况如何?蒙军退走了吗?”
那汉子甚是激动,说道:“狗鞑子被真武帝君打跑啦,他们的大将也被真武帝君砍了脑袋,真是多亏真武帝君保佑啊!”
智缘瞬间愣住,一灯大师和裘千仞也是满脸惊讶。绿萼却知晓那真武帝君必定是自己的夫君,心中一阵欢喜。
智缘继续询问,方知安阳滩一战,宋军大获全胜,他不禁长舒了一口气。又听说一灯大师和洪七公的旗帜树立在安阳滩,鞑子因此不敢渡江,四人更是感到十分诧异。
一灯大师心想:“七兄为何要打出我的名号呢?”
绿萼盈盈一礼,对一灯大师说道:“这几日承蒙大师为我疗伤,如今我已基本康复,该回去帮易大哥的忙了。”
一灯大师与洪七公本是多年旧识,久未相见,便以为是洪七公特意让自己出面。他微笑点头,领着裘千仞、绿萼和智缘向北而去。
一灯大师精通医术,一路上时常出手救助重伤的百姓。
等赶到安阳滩,果然看到滩头高高飘扬着一灯大师和洪七公的大纛,却不见洪七公的踪影,只有数百宋军在此扎营,江上仅有三艘宋军战船。
江对面动静不小,显然在交战。
四人渡江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